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一百五十八章 華沙條約

關燈
彼得.小本尼迪特.科斯恩特,各自代表自己的國家進行了一次商討,如何處理波蘭的問題。

荷蘭的本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已經決定了它與陸地權益的無緣,它又不像英國那樣致力於攪亂歐洲,因此科斯恩特對波蘭並沒有多麽大的興趣,因為荷蘭獲得不了土地,也不在乎波蘭人的那點兒財富。

即便是荷蘭獲得了波蘭的土地,荷蘭政府也只會把它出售,因為荷蘭本土尚在法國的威脅之下,根本不會在意波蘭的土地,他們為數不多的軍隊還要替他們保衛和擴張偌大的殖民地。

因此,科斯恩特只是要求了荷蘭商人在波蘭立陶宛王國的關稅優惠政策,畢竟目前為止,荷蘭對於戰爭的貢獻幾乎為零,科斯恩特也不好要求太多。相比於荷蘭的讓步,彼得和小本尼迪特的爭論就激烈的多,兩人在波蘭立陶宛王國的下一任國王人選上,爭執不休。

彼得支持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前任國王揚·索別斯基,因為他擁有實力和經驗,可以迅速地穩定波蘭立陶宛王國,這樣才能夠盡快地與聯軍一方簽訂條約,履行條款,把利益盡快落實到位。

但是小本尼迪特支持格丁尼亞公爵,認為揚·索別斯基屢次與聯軍作戰,而且又有特蘭西瓦尼亞的力量支持,也許會重新使得波蘭立陶宛王國強大起來,對瑞典王國和沙皇俄國不利。而且最重要的一點,小本尼迪特沒有說,那就是格丁尼亞公爵正是瑞典在波蘭的利益代言人,格丁尼亞家族與瑞典王國歷史淵源很是密切。

最後在科斯恩特的調解下,彼得和小本尼迪特都做出來讓步,因為這場擊敗波蘭的戰爭中,俄國才是主力,瑞典軍隊只有四萬人,所以俄國獲得的利益更大。

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國王暫時由揚·索別斯基擔任,但是揚·索別斯基只是臨時國王,揚·索別斯基覆位以後的第三個月,波蘭貴族議會有權選舉新的國王,而且剝奪揚·索別斯基的投票權。當新國王選舉出以後,自動罷免揚·索別斯基的國王頭銜。

揚·索別斯基擔任臨時國王的這一段時期,在波蘭的歷史上被稱為“王位過渡期”,可以說是波蘭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大混亂時期。

既然俄國和瑞典達成妥協,荷蘭也是讚成意見,至於梅克倫堡和勃蘭登堡,基本沒什麽發言權,因此可以說是最後決定。聯軍的最後意見自然也就體現在貴族議會中,現在的華沙實際上已經處在聯軍的控制之下,這些貴族自然不敢反抗。

第二天,波蘭貴族議會順利無比,全票通過議案,揚·索別斯基重新擔任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國王。

得到俄國.瑞典.荷蘭以及貴族議會的聯名邀請,在克拉科夫休整的揚·索別斯基立刻率領幾千軍隊趕赴華沙,幾天以後,華沙城又一次舉行了盛大的加冕儀式。

重新當權的揚·索別斯基親自參與談判,數天的利益傾軋,威脅恐嚇不斷上演,最終達成協議,《華沙條約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簽訂的。

《華沙條約》其實就是俄瑞兩國分割戰利品的條約,除了荷蘭得到了減免關稅的特權,俄國和瑞典的商人同樣得到了這方面的權益,同時波蘭立陶宛王國必須向三國開放市場。

除此之外,瑞典王國得到西拉脫維亞,獲得了在西拉脫維亞之上的許多波羅的海港口,同時瑞典王國獲得了東拉脫維亞的駐軍權,軍費則由瑞典王國自己承擔。

而作為主力並且策劃什切青戰役的沙皇俄國,則獲得的更多。波蘭王國割讓波屬烏克蘭給予俄國,至此,獲得了土屬烏克蘭和波屬烏克蘭的沙皇俄國,徹底統一烏克蘭全境。另外,立陶宛王國則割讓別斯羅斯給予沙皇俄國,並且,在俄國的支持下,波蘭立陶宛王國放棄對普魯士公國的宗主權,普魯士公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。

別斯羅斯是立陶宛王國從基輔大公國奪取的土地,後世大致在白俄羅斯至基輔一帶,居民大多是羅斯人,也就是後來演變的西斯拉夫人,屬於斯拉夫裔。作為斯拉夫人建立起的沙皇俄國,彼得獲取這塊土地的理由也是正當的。

至於為什麽波蘭王國割讓波屬烏克蘭,立陶宛王國割讓別斯羅斯,而不是波蘭立陶宛王國割讓波屬烏克蘭和別斯羅斯,就是因為這兩塊土地各自屬於波蘭和立陶宛。所謂的波蘭立陶宛王國,全稱應該是“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”,事實上這也是一個二元制王國,就與後世的奧匈帝國相似。同樣的,波蘭王國有自己的政府,而立陶宛王國也有自己的政府,所以領土的割讓則必須分別由兩國分開。

當然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國王,首先是波蘭王國的國王和立陶宛王國的國王,因此揚·索別斯基完全可以代表簽字,雖然這很麻煩.但是這就是歐洲的國家概念,彼得也不得不尊重這種奇怪的觀念。

條約的主要部分則是領土和經濟貿易的條款,除此之外也包括了戰爭中俘虜問題的處置。波蘭立陶宛王國關押的勃蘭登堡軍隊,則需要無償歸還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利,並且也要賠償勃蘭登堡一定的金錢物資。

而關於聯軍俘虜的波蘭軍隊,幾萬步兵可以采用贖金的方式贖回,但是波蘭鷹翼騎兵則需要為沙皇俄國服務,所有士兵必須加入俄國國籍,波蘭政府必須將他們的家人也遷至烏克蘭地區,成為彼得的臣民。

零零總總的事情一大堆,作為戰勝國的俄國,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利益。而這些利益並不同於俄國戰勝土耳其人獲得的戰利品,首先,彼得獲得了一個完整的烏克蘭,這已經對於俄國來說是非常重要,彼得之前擊敗哥薩克酋長國.獲得的烏克蘭只不過連完整的烏克蘭的一半都不到,而這一半就已經對於俄國幫助甚大。而以農牧業為主的波蘭,也已經把波屬烏克蘭發展的不錯,至少有一定的農業基礎,人口也很多,不像是哥薩克的那部分烏克蘭,完全是未開發的原始狀態。

更加重要的是彼得獲得了別斯羅斯,基本繼承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基輔大公國,將立陶宛王國治下的斯拉夫人解放了出來,這在政治意義上更加地重大,如果彼得不是一個嚴格的專制君主,他甚至可以宣傳自己是“解放者”。也正因為如此,彼得在俄國的聲望更加上升一層樓,某種程度上來說,這比戰勝土耳其來得更加地鼓舞人心。

《華沙條約》的簽訂與實施,也標志著這樣一個事實,瑞典王國和沙皇俄國的勢力已經滲透到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內部,而損失了眾多富庶領土的波蘭立陶宛王國的衰退無可避免,東歐大地上將出現瑞典王國和沙皇俄國兩強相爭的局面。

瑞典王國獲得了拉脫維亞眾多的出海口,有助於其擴大在歐洲本土的殖民地和掌控波羅的海,而俄國則獲得的全部都是富庶繁榮的內陸地區,對於俄國的國力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